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高血脂的人,需要忌口鸡蛋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30:00    

鸡蛋,烹调多样的“全营养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建议,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

但由于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一些人只吃蛋清,甚至彻底忌口鸡蛋。

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高血脂患者等特殊人群能吃鸡蛋吗?《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

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

“鸡蛋升高胆固醇”的说法从哪来?

鸡蛋黄会升高胆固醇、伤害心脏的说法,最早来源于100多年前的一项兔子实验。

1913年,俄罗斯病理学家尼可拉·阿尼契科发现,喂食大量胆固醇后,兔子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将胆固醇摄入与心脏病联系在一起。

1937年,两位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家提出:如果人们能避免摄取蛋黄,就可以预防胆固醇升高,进而远离心脏病。

1977年,美国膳食指南将胆固醇摄入建议量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以内(相当于不能超过1个鸡蛋)。

后来,美国科学家安塞·基斯又进行研究发现,不管志愿者摄入多少胆固醇,哪怕是每天2000毫克,对总胆固醇影响也不大。

瑞典医生邬非·洛凡斯科夫用自己做了一个试验,他从一天1个鸡蛋,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周后,他的总胆固醇反而下降12%。可见,吃蛋黄跟升高胆固醇关系并不大。

兔子身上适用的胆固醇假说,之所以不适用于人,主要原因是:

  • 兔子是食草性动物,日常饮食中不会摄入胆固醇,当它们吃进大量胆固醇后,身体并不会启动调控机制,因此导致胆固醇升高。
  • 人类的身体每天会自己制造1000~2000毫克左右的胆固醇,相对来说,从膳食摄入的比例较低。而且,人具有调节胆固醇水平的能力。

对于健康人来讲,每天吃1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很小,其所带来的健康效益远高于其所含有的胆固醇的影响。因此,2015版美国膳食指南和2016版中国膳食指南均取消了对膳食胆固醇的限制。

2024年底,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重新定义了“健康食品”标准,首次将鸡蛋列入其中,而此前鸡蛋曾被FDA贴上“胆固醇含量高、不利心血管”的标签。

3类特殊人群吃鸡蛋有限制

从膳食多样化、控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等方面考虑,建议健康成人每天吃1个鸡蛋,蛋白蛋黄都要吃,偶尔一天吃三四个也可以。

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吃鸡蛋有一些讲究。

1高血脂患者

这类患者胆固醇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每周吃3~4个鸡蛋对血胆固醇影响微乎其微,所以高血脂的人可以每天吃半个蛋黄

如果吃了其他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动物肝脏、奶油、肉类等),建议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2胆囊炎患者

1个鸡蛋含脂肪5克左右,含胆固醇276毫克,只要不是急性发作期,单纯胆囊炎患者可以吃鸡蛋,但要注意吃法,最好是煮、蒸等不加油脂烹调。

想要全面摄入鸡蛋营养,又不想刺激胆囊,还可以把鸡蛋分散到其他食物中,少量、多次地吃。

胆囊有胆固醇沉积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不要吃蛋黄。

3对鸡蛋过敏的人

一般来说,对鸡蛋过敏主要是对蛋白中的卵白蛋白过敏,所以这类人可以试着吃蛋黄,如果也过敏就别吃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成年人每日应摄入蛋类40~50克,相当于一天一个鸡蛋,特别提出要保留蛋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每天最多吃一个鸡蛋,对于畜禽肉、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人来说,可适当增加鸡蛋摄入量。具体来说:

  •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生长发育期儿童、健身增肌人士、肉类摄入较少人群可每天吃1~2个鸡蛋;
  • 成年人可每天吃1个鸡蛋,每周不低于3个;
  • 孕产妇、体虚者及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每天吃2~3个鸡蛋;
  • 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人群,每周吃4~5个鸡蛋即可。

鸡蛋+3种食材,降低胆固醇代谢风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如果在吃鸡蛋的同时,合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食材,就能降低胆固醇代谢风险。

豆腐

豆腐不但不含胆固醇,反而含有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利用的植物固醇,以及膳食纤维和大豆异黄酮,这些成分都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鸡蛋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而豆腐的B族维生素含量低,没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将两者一起炒,营养方面完美互补,口感也更加协调。

嫩豆

嫩豌豆(速冻甜豌豆也可以)、嫩蚕豆、嫩毛豆等不仅含植物蛋白、植物固醇,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低聚糖成分,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胆固醇被转化成氧化三甲胺的风险。

菌类

菌类蔬菜包括口蘑、金针菇、香菇、木耳、银耳等,它们都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皂甙类物质,对降低胆固醇的利用率很有帮助。其中,银耳炒鸡蛋很值得推荐。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提前用油将鸡蛋炒熟,再放油炒配菜,最后混合,不仅热量增加,配菜和鸡蛋也没有充分相互作用。

用“一次炒制法”就好得多,即只放一次油,先把配菜放进去炒,快熟时倒入鸡蛋液,让两者融为一体。

这样做不仅用油少、让鸡蛋和菜中的膳食纤维更好地结合,还有助减少胆固醇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相关文章

  • 有高血脂的人,需要忌口鸡蛋吗?

    鸡蛋,烹调多样的“全营养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建议,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但由于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一些人只吃蛋清,甚至彻底忌口鸡蛋。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高血脂患者等特殊人群能吃鸡蛋吗?《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受访专家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鸡蛋升高胆固醇”的说法从哪来?鸡蛋黄

    2025-04-18 11:30:00

  • 【寿光】田柳镇:逐美向全域 执笔绘新卷

    寿光融媒讯 继人居环境整治初战告捷后,田柳镇以“绣花功夫”再启新程,将目光投向阡陌纵横的肌理深处,以“全域皆景、步步生韵”为笔,续写乡村振兴的生态诗篇。田柳镇“巷战攻坚”的生动影像中,全镇68个村的党员干部全体出动,他们带着问题清单,上足机械+人力,利用“绣花功夫”治理堵点、盲区,从废弃坑塘变身生态

    2025-04-17 15:28:00

  • 不做“正常”的囚徒

    【编者按】由三位媒体人张之琪、傅适野、冷建国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节目“随机波动”摘选的播客访谈最近结集出版。其中有三篇有关女性写作者的访谈都谈到了“正常”这一话题,访谈对象分别是作家张悦然、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记者安小庆。她们探讨了女性在创作、生活和自我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正常”与“不正常”的困境。本

    2025-04-17 11:48:00

  • 【夜读】遇到这三种人,请好好珍惜

    办事靠谱的人  靠谱的人,不一定话多,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不管是共事还是相处,靠谱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有他在,就不会出岔子。  一次准时赴约、一次认真回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就建立在这些点滴之上。这种看似普通的“靠谱”从来不是天性,而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习惯。他们习惯提前准备,事事有回

    2025-04-16 20:00:00

  • 宁国市津北小学:加强食堂膳食监督管理,共筑校园饮食健康防线

    4月15日,宁国市津北小学邀请食堂膳食监督委员会成员到校开展访餐、座谈活动。访餐前,该校分管副校长莫家辉带领大家检查了食堂备餐情况,学校领导、食堂管理人员与家长代表进行陪餐。陪餐结束后,大家反馈相关问题并围绕校园食堂管理与膳食质量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上,食堂管理员、校工会主席洪梅详细介绍了食堂自营后

    2025-04-16 11:32:00

  • 从痛失母亲到救人一命 云南00后医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大爱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2025年4月15日,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迎来第453例成功捐献者——来自云南楚雄某专科学校的医学生小杨。这位出生于云南文山的00后青年以无私善举为一名白血病患者点燃生命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小杨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母亲因病离世埋下心愿 献血时主

    2025-04-15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