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日报“读者点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32:00    

原标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

  手机回收,靠谱吗?不妨从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讲起——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后,上海市民张女士购入一部新手机,旧手机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即被运往当地一家具有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全身体检”,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还逐渐析出了0.034克黄金。与此同时,塑料外壳粉碎后进行再生造粒,可用于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经过声学测试,将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帮助听力障碍者重建声音世界……这只旧手机“变身”为其他新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孤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以旧换新”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但更深层的追问在于:下大气力回收这些旧物,划算吗?

  我们来算三笔账。

  先说环保账。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直接支撑。

  再看经济账。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典型案例。

  还有安全账。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生动实践。

  划算归划算,回收有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没有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宁愿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打通梗阻,得有诚意——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农村地区全覆盖。一句话,便利才有人气。

  企业也没闲着。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既反映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说到底,还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珊珊(实习)

相关文章

  • 婚俗改革赋能“甜蜜经济”——红山区打造全国婚庆产业新标杆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6日1版)。  日前,赤峰市红山区召开婚俗改革暨婚庆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40余家婚庆行业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婚俗改革推进成效、婚庆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红山区是国家及自治区级婚俗改革双重实验区,2024年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典型。近年

    2025-04-08 09:53:00

  • 人民日报“读者点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

    原标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

    2025-04-08 09:32:00

  • 1-3月常州市已发放青年人才购房资助698人,发放总金额4600余万元

    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记者门庭婷)据常州市住建局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市住建局已发放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购房资助698人(其中作首付款使用210人),同比增长63%,发放总金额4600余万元;发放租房资助52196人次,同比增长48%,发放总金额2700余万元,合计总金额7300余万元,

    2025-04-08 09:16:00

  • 嘉实产业先锋混合C净值下跌11.88%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嘉实产业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嘉实产业先锋混合C,代码009870)公布4月7日最新净值,下跌11.88%。嘉实产业先锋混合C成立于2020年7月21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该基金成立以来收

    2025-04-08 05:40:00

  •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

    2025-04-07 22:45:00

  • 这个假期沈阳太火啦!这些新晋网红打卡点你去了吗!

    这个清明假期沈阳太火了!清明假期沈阳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2.80%实现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2.91%沈阳人人人人的场景中你在哪儿?赏花踏青了吗?逛街吃饭了吗?逛早市、夜市了吗?逛展看电影了吗?这个假期沈阳的“美食+美景”再次征服八方来客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沈阳研学游、博物馆游更是备受追捧截至4月

    2025-04-07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