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上了年纪的人,偶尔忘个东西放哪儿、忘了刚说过的话,大家可能都会打趣说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要是发展到连朝夕相伴的亲人都认不出,在熟悉的街道上迷了路,甚至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那可就绝非简单的 “老糊涂” 了,很有可能是被老年痴呆症缠上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老年痴呆,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然而,很多人面对老年痴呆,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一部分人觉得,人老了脑子自然就退化了,患上老年痴呆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还有些人干脆把它归结于遗传,认为只能听天由命。但作为一名在医疗一线工作多年的医生,我可以很笃定地告诉大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老年痴呆的发生也是有迹可循的。
老年痴呆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在于,它来袭时往往悄无声息,大多数人浑然不觉。前一刻还能和你谈笑风生的人,没过几年,就可能对你充满陌生感,而这一变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在你不经意间,一点点侵蚀着人的认知。身为医生,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更会深入探寻背后那些长期积累的原因,比如一些看似平常,实则早已给大脑健康埋下隐患的日常习惯、情绪状态以及生活方式。

饮食过于单调
在长期的从医经历中,我留意到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现象:不少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饮食喜好愈发单一。他们的一日三餐常常局限在少数几样熟悉的食物上,日复一日,几乎毫无变化。
就拿一些老年人来说,早餐一碗稀饭、一个馒头,搭配一小碟榨菜;午餐和晚餐,无非是青菜炒鸡蛋,为了怕油腻、不好消化,几乎杜绝了荤腥。表面上看,这样的饮食清淡健康,可时间一长,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大脑陷入了 “饥饿” 状态。
我曾接诊过一位退休教师,她在生活中极其自律,饮食上更是格外讲究。三十年来,她几乎不碰肉类,主食主要是大米白面,蔬菜也只是简单地清水煮,就连水果也很少吃,只因担心糖分过高。起初,她的身体并无大碍,可到了七十岁出头,问题渐渐显现出来。她的记性变得越来越差,刚说过的话,转瞬就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教了多少年书都记不清楚了。

我为她安排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发现,长期单一的饮食结构,致使她大脑所需的关键营养素严重匮乏。像 Omega - 3 脂肪酸、胆碱、维生素 B12 等对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极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在她的身体里几乎常年处于缺失状态。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营养物质只有海鲜里才有。实际上,鸡蛋黄、动物内脏、深海鱼、坚果等食物中同样富含这些营养。关键在于,大家是否愿意尝试多样化的饮食,为大脑提供全面的 “营养补给”。这并非鼓励大家去追求山珍海味,而是强调大脑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需要丰富多样的营养来维持其精密的思维运转。大脑可不像肠胃,饿了会发出明显的信号,它是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损害的,等我们察觉到问题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过度沉溺独处
可能很多人难以置信,长期处于安静、孤独的状态,对大脑的伤害不容小觑,甚至比抽烟喝酒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我的从医过程中,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位退休老警察的情况尤为典型。退休后,他几乎彻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整日待在家里,除了看看报纸,几乎很少开口说话。

当他前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认知障碍。与人交流时,话语重复啰嗦,逻辑也变得混乱不堪。一番询问后得知,他退休的这十年间,极少出门,子女因为工作忙碌,也很少回家陪伴他。他自己也对社交毫无兴趣,觉得独处安静又自在。我安排他进行了脑部功能成像检查,结果显示,他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的活动程度,明显低于同龄人。
其实,情绪表达和社交互动,就如同大脑的 “专属体操”。当我们与人争论观点、分享故事、倾诉烦恼时,大脑的多个区域会被同时激活,尤其是那些负责情绪管理、语言表达以及记忆整合的部分。倘若长期缺乏这样的刺激,大脑中相关的神经网络就会逐渐 “闲置”,甚至出现萎缩。
我常常告诫患者,养生并非一味地追求安静、不惹事。有时候,适当地参与社交活动,和朋友拌拌嘴、聊聊家常、讲讲过去的趣事,反而能让大脑保持活跃,避免它像一台关闭了电源的电视,虽然功能尚存,却因缺乏启动的动力而陷入 “沉睡”。

忽视颈动脉检查
有一点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意外,那就是颈动脉与老年痴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甚至比我们平日里关注的血压、血糖更为直接。
我曾有一位从事工程工作的老病人,他一生奔波忙碌,身体素质一直不错,按常理来说,不应被严重疾病困扰。单位每年都会组织全面体检,CT、心电图等项目都有涉及,然而,却唯独遗漏了颈动脉检查。直到有一天,他找到我,诉说自己最近频繁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我为他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他的颈动脉出现了严重狭窄,血流明显受到限制。
颈动脉,堪称大脑的 “生命通道”,大脑所需的氧气和养分,都要依靠它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旦这条通道出现问题,大脑的局部区域就会如同缺水的田地,慢慢陷入缺血状态。这种慢性缺血不会让人立刻晕倒,而是在无声无息中破坏大脑神经之间的连接,尤其是对记忆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是,颈动脉检查既不贵,过程也不会带来痛苦,短短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可却常常被大家在体检时忽视。无论体检项目多么全面,一旦遗漏了颈动脉检查,就如同拼图缺了关键的一块,当身体出现问题时,往往难以准确找到根源。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大脑的健康并非靠运气,而是取决于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

强行压抑情绪
这一点理解起来可能稍有些难度,但请听我细细道来。生活中,有些人在年轻时遭遇过重大创伤,比如家人生病离世,或是经历了重大的事业失败等。表面上,他们似乎已经从这些阴影中走了出来,觉得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并非真正地放下,而是强行将这些痛苦压抑在了心底。
我接诊过一位女性患者,在她四十岁那年,遭遇了丧子之痛。从那之后,她彻底封闭了自己,绝口不提此事,过往与儿子相关的照片、物品,也被她全部清理干净。每当有人提及,她总是故作镇定地回应:“没事,我都忘了。” 然而,她的生活却被这场变故深深影响,长期睡眠紊乱,常常在半夜从噩梦中惊醒,还伴有心悸等症状。
到了六十多岁,她开始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不仅记忆力大幅衰退,情绪也变得极不稳定,最终被确诊为混合型痴呆。精神科医生与她多次深入交谈后发现,她从未真正忘记那段痛苦的经历,只是一直在拼命将其压抑在潜意识深处。而这种持续的压抑状态,使得她的大脑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的皮质醇水平高得惊人。

长期的慢性压力以及对创伤性记忆的压抑,会对大脑中掌管记忆和情绪的关键区域 —— 海马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其逐渐退化。这也正是我常说的,能够宣泄出来的伤痛,才更容易愈合;而被深埋心底的痛苦,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更深的伤害。当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忘却时,大脑却在默默承受着这些 “未完成的情绪”,长此以往,大脑也会不堪重负。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文章
-
汉滨区城东小学开展健康用盐宣传活动
4月10日,汉滨区城东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用盐”宣传活动。安康市盐业有限公司的健康用盐宣传员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健康用盐知识课。课堂上,宣传员以趣味谜语开场,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随后,通过播放碘盐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碘的重要性和我国实施食盐加碘的历史背景及成果。宣
2025-04-13 11:52:00
-
人不会无缘无故患老年痴呆!研究发现:患老年痴呆,离不开这4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上了年纪的人,偶尔忘个东西放哪儿、忘了刚说过的话,大家可能都会打趣说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要是发展到连朝夕相伴的亲人都认不出,在熟悉的街道上迷了路,甚至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那可就绝非简单的 “老糊涂” 了,很有可能是被老年痴呆症缠上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老
2025-04-13 10:56:00
-
“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专家服务!金山区这个老年认知障碍联合病房成立
转自:上观新闻4月12日下午,金山区众仁老年护理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党建联建暨联合病房签约揭牌仪式举行。活动现场,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仁济—众仁”老年认知障碍联合病房成立,将为辖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与护理服务。签约双方将围绕医疗资源共享、人才交
2025-04-13 08:40:00
-
突发讣告!他因病逝世!曾在上海工作,获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
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郭爱克院士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郭爱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时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岁。新中国第一位留德博士长期致力于神经科学前沿探索公开信息显示,郭爱克1940年
2025-04-13 07:40:00
-
漯河市源汇区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健康敲门行动”惠民项目
“王奶奶,我们是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今天来给您和陈叔做体检!”漯河市源汇区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一边搀扶王奶奶坐下,一边熟练地打开便携式医疗箱,为其进行健康服务。针对高龄、残疾、长期卧床等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源汇区柳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启动“健康敲门行动”惠民项目。“健康敲
2025-04-11 18:13:00
-
全新博览会亮相首钢园,引领健康生活消费新时尚
4月11日,2025北京国际健康生活消费博览会暨全民健康管理(北京)大会在首钢园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万余平方米、百余家企业、六大展区,集中展示健康机器人、膳食营养、营养素、运动健康等健康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观众在现场体验AI中医诊疗首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内,博览会现场设立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运动健
2025-04-11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