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描写雪的句子唯美诗句(描写雪景的唯美古诗句,美到心碎的诗词佳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10:34:20    



玉山亘野,琼林分道。

南朝宋·范泰《咏雪诗》

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屯云闭星月,飞琼集庭院。

南朝宋·刘义恭《夜雪诗》

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诗》

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梁·丘迟《望雪诗》

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次句写雪裹朱城。三、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成为一片银白世界。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视域开阔,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尤其后两句的“银台”和“玉树”,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又剔透,煞是可爱。“倏忽”和“俄顷”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隋·王衡《玩雪诗》

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唐·祖咏《望蓟门》

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祖咏《终南望积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象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

宋·陆游《春日》其五

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你喜欢上面的哪些诗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相关文章

  • 家常肉沫茄子简单做法(这才是肉末茄子的好吃家常做法)

    大年初一过新年,大家都是应该很忙吧,在忙也不忘分享家常菜美食,一起来学习吧,准备食材,肉末适量,葱姜蒜,小米辣,红辣椒,茄子,配料准备,食用油,盐,料酒,生抽,老抽,十三香,白糖,蚝油,烹饪方法,1、茄子去皮,不去皮,都可以,清洗干净,切块,切条,切好备用,2、葱姜蒜切末,辣椒切块,3、起锅烧油,热

    2025-02-02 04:05:31

  • 葱油莴笋怎么做好吃(葱油莴笋的做法是什么)

    葱油莴笋用料:莴笋1根、香油半汤匙、、盐适量、鸡精少许、植物油半汤匙、红甜椒丁少许做法:1、准备所需材料。2、将莴笋去皮洗净。3、然后切成丝。加上一小勺盐在莴笋丝里。4、然后拌匀,腌制15分钟。5、把腌制好的莴笋沥干水份。6、小葱白切段,葱尾切成葱花。7、锅内加入植物油和香油烧热,加入葱段炒出香味。

    2025-02-02 02:23:38

  • 卤鸭子的做法(大厨教你 简单易做的卤水鸭 )

    卤水鸭就像红烧肉,每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味蕾配方。今天买了一只农家土鸭,一整只吃不完,于是取鸭头、鸭脖、鸭翅、鸭掌、鸭肝鸭胗做卤水。我家做卤水鸭的配方超级简单,不需大料,但鸭肉甘香,味道醇厚。今天来分享一下~用料鸭头、鸭脖、鸭翅、鸭脚、鸭内脏 750g酱油 半碗姜 几片带皮蒜头 半个片糖 一小块盐 少许

    2025-02-02 00:13:55

  • 枫糖浆的功效与作用(缓缓滴落的枫糖浆,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

    枫糖又称糖枫,树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冬天就成为蔗糖,枫糖就是有糖枫树的树枝经过提炼制作出来的一种糖浆。糖枫树根部有着大量的淀粉,白天储存在枫树根部的淀粉就会对树干有一个输送的过程,沿着树干向上方流动,转化成含有糖分的树枝,可能这就类似于糖分给人体提供能量一样吧,那么等到晚上的时候,由于气温下降,枫树

    2025-02-02 00:02:45

  • 家常豆腐做法简单又好吃的(教你豆腐的家常做法)

    卤水豆腐,又称为北豆腐,它雪白中透着微黄,软嫩中带着瓷实。好的卤水豆腐,久炒不散,久炖不烂。很庆幸,菜市场里有一家卤水豆腐特别好吃,家里爱吃大杂烩,也就是大锅菜,豆腐是必不可少的食材,每次去菜市场,总会捎一块儿卤水豆腐回家,不用任何调味料,小孩子拿起就能吃一小块儿豆腐,打小她就这样。除了白口吃和做大

    2025-02-01 06:13:11

  • 做菜视频网红家常菜(80后掌厨,"网红菜"闹新春!)

    8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也是四十岁啦,纷纷都担当起了年夜饭的重担!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一代厨房"掌门人",80后参与的年夜饭,让传统的年夜饭显得更有新意了!今年的朋友圈年夜饭大赛,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美美特意选了8道网红年夜菜,准备收藏起来,明年也照着做,给家人好好露一手!这是一桌以"团圆"为

    2025-02-01 05:46:28